過年期間有不少耳熟能詳的傳統禁忌,像是不能吃藥,否則病痛一整年。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提醒,擅自停藥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尤其是需要長期規律服藥者,更要特別注意。他並引述研究指出,若中斷高血壓藥物7天,中風風險激增3倍,不可不慎。
許多人都有午睡的習慣,認為具恢復活力的效果。然而,一項研究指出,午睡經常睡至少1小時的人,可能會讓中風風險增加達23%。而控制在30~40分鐘的短暫午睡,會是最佳的選擇。
79歲凌峰是80年代的台灣知名主持人,近年在泰國清邁定居。不過他在2024年12日卻驚傳2度中風,之前回台灣檢查左邊行動較為不便,需要有人在旁幫忙,台灣優質生命協會祕書長紀寶如證實凌峰二度中風,但她表示凌峰沒事,正在復健。
中風是由於腦部血管發生阻塞或破裂,導致腦部血流供應中斷,造成腦細胞損傷引致。中風的風險一般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然而,一項新研究發現,一種良好的日常衞生習慣,可望降低某些類型中風的風險。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的Souvik Sen博士,是這研究的負責人 ...
48歲的藝人大S因流感病逝,而流感重創健康的事件,屢見不鮮。監察院長陳菊去年底曾因罹患流感,之後中風,所幸經急救無大礙。對此,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曾表示,流感或肺炎感染後的一段時間內,是心血管疾病和腦中風的高度危險的時間。研究曾發現,流感感染後心血管急 ...
不只有腦中風,骨頭居然也會中風!高雄秀傳紀念醫院骨科主任林書樊表示,骨中風是因支配骨頭的血管阻塞,導致血液無法流通,骨頭壞死,一般很難察覺,一旦出現疼痛、不良於行,只能採取積極性醫療方式解決,而三高慢性患者、肥胖、嚴重酒精依賴者、老菸槍、吸毒者是罹患 ...
▲研究證實,午睡最好控制在30至40分鐘內。(示意圖/CFP) 記者王佩翊/編譯 每天適當地午休可以讓體力迅速充電,有精神地迎接下午的工作或是學習,然而卻有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白天午睡如果超過1小時,可能會讓中風的風險增加近四分之一。
上海復旦大學營養研究所的科學家分析了9萬多名50歲以上人口的睡眠模式和中風風險數據,他們發現,那些在午餐時間經常小睡至少一小時的人患中風的風險高出23%。英國每年約有10萬人患有中風,這是由於血栓阻斷了腦部的血液流動,常常導致部分癱瘓、言語問題甚至死亡。
溫差變化大,很多疾病會在這時候出現,比如中風,比較常聽到是腦部,但耳朵也會。彰化一名陳先生,在出現耳脹感、耳鳴之後的三天,就喪失聽力,是一種不明原因的突發性耳聾,必須把握一星期的黃金治療期。
記者劉人豪/台南報導 外籍看護拿年糕給牙齒缺損、咀嚼能力不佳的74歲婦女,導致婦女噎住氣管死亡,台南地方法院依過失致人於死罪,處有期徒刑5月,緩刑2年。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兼中風研究組主任劉巨基醫生強調,中風患者因無法服用阿士匹靈而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他表示:「我們建議對未經驗證藥物敏感的患者重新進行評估,以確定他們是否可以再次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 ...
2024年遭遇小中風送醫的余天,向一樣在過去一年傳出在家裡重摔倒地的李亞萍開玩笑:「哈哈哈正好我們都沒收入!」,並誇獎余祥銓過去一整年的表現:「兒子~今年賺滿多的啊!」,眼神滿是驕傲,也讓余祥銓忍不住害羞傻笑,此段影片在網路曝光之後,立刻讓超過4千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