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营造法式》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正式刊行,是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它通过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标准化的设计施工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了中国古建筑在地域广阔、朝代更迭中的统一性与规范性,奠定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框架。
六祖惠能当年植梅于广东肇庆,时隔千年,故迹犹在。距肇庆古城西约两公里的梅庵岗上,一座千年古刹静立在菩提树的浓荫下,北枕北岭山,面朝西江水,它正是肇庆梅庵。
桂林兴安县,古代中原通往岭南的兵家必争之地,因秦代水利工程灵渠而闻名于世。传说这里曾有一座秦城,但长久以来并无考古实证。在已知史书文献中,最早使用“秦城”称谓的是宋代《资治通鉴》。
本周,广东“南粤古驿道”项目入选“2024文物主题游径十佳案例”的好消息传来,这份“十佳”名单由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推介,含金量十足。南粤古驿道沿线分布了物质文化遗产832处,包括省级及以上历史文化名城24个、省级及以上 ...
8h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演绎经典岭南韵 讲述悠扬文化情本文转自:中山日报乐团在演奏吕文成名曲《步步高》。本报记者余兆宇摄丝竹渺渺,余音绕梁。4月26日下午,金色大地音乐会助力“百千万工程”——“国乐飞声”吕文成作品主题音乐会在中山市博物馆大堂拉开帷幕。本次音乐会由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 ...
1d
金羊网 on MSN专访侯宁彬:博物馆人永远不会改变的法则是什么?|岭南大讲堂日前,2025《岭南大讲堂》第二期讲座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陕西省博物馆协会会长、陕西历史博物馆原馆长侯宁彬以《千年回响——丝绸之路上的东西交流与南北并进》为题开讲。
原标题:焕活“根”与“魂” 汇聚大流量——梧州市打造岭南历史文化名城观察 在中国骑楼城领略百年商埠风华,到岭南文化园看明代建筑群、非遗展演,登白云山揽江风入怀 ...
日前,2025《岭南大讲堂》第二期讲座活动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原馆长、陕西省博物馆协会会长侯宁彬以《千年回响——丝绸之路上的东西交流与南北并进》为主题,从陆上丝绸之路起点长安(西安),到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广州,给观众带来一场跨越千年的文 ...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强禄表示 ... “波罗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生动见证,为岭南乃至中华文化的多元融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广州,高水平的文化基础设施遍布全城 ...
剑指国家文化数字化的“华南支点”、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共同体的“数字桥梁” 3月28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羊城创意 ...
羊城派 on MSN10h
肇庆梅庵:岭南唯一千年木构建筑,比《营造法式》还早100年|文化中国行·名城里看国宝六祖惠能植梅之所,十年树木,百年成庵,时隔千年之后,故迹犹在。 在肇庆古城西2公里的梅庵岗上,一座千年古刹静立在菩提树的浓荫下,北枕北岭山,面朝西江水,它便是肇庆梅庵。 如今梅庵的主体建筑现存山门、大雄宝殿和六祖殿三大部分,以大雄宝殿为核心,周边分布着常光亭、六角亭、赏梅廊等建筑。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