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家看 on MSN6 小时
昆曲——集南北腔调 铸文化瑰宝
昆曲产生于明代中期,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集音乐、绘画、文学、舞蹈、歌唱、念白、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的活化石,被誉为“百戏之母”。昆曲中的四个基本行当——生、旦、净、丑,及其行当内的角色类型,浓缩了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性别的群体特征,其“程式化”和“虚拟性”的表演特征,不仅是昆曲数百年发展的艺术经验总结,也反映了中华传统价值理念与审美原则。2001年5月,昆曲 ...
在古老的戏曲瑰宝昆曲中,白先勇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2月7日,著名作家白先勇在台北举行了一场题为“昆曲情深”的讲座,深入分享青春版《牡丹亭》演出20年来的心路历程。他提到,尽管两岸的观众成长环境迥然不同,但在观看昆曲的瞬间,那种被中国文化熔铸的感觉令人心潮澎湃,仿佛回到了华夏文明的源头。白先勇作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总制作人,携手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于2004年首演以来,已经吸引了超过80万观 ...
白先勇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童年在战火纷飞中度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一度衰落深感痛心。“这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痛,都希望有一天中华文化能够复兴,在世界上拥有属于我们的话语权,而昆曲就是其中一环。” ...
2月5日晚,由团市委负责承办的“苏仙岭下读好书”第10期学习分享活动在市委机关大院阅览室顺利举行。本期活动的主题为“走进非遗昆曲 ...
在中国悠久的戏曲文化中,昆曲作为一种古老而高雅的表演艺术,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历史积淀。近日,北方昆曲剧院将于2025年2月21日至23日在梅兰芳大剧院的小剧场中展演经典折子戏,吸引了海内外观众的广泛关注。本次的折子戏展演中包括了《寿荣华·夜巡》、《牡丹亭·拾画叫画》、《凤凰山·百花赠剑》等多部经典剧目,通过这次我们有机会深入挖掘昆曲的魅力。
“我是个喜欢唱昆曲的老头。”尽管拥有无数荣誉奖项,蔡正仁却是如此评价自己:“我现在坚定地认为:我就是应该一辈子干昆剧,活一天就要干好一天。这是我的乐趣,也是我的幸福。” 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 记者 | 王悦阳 ...
今年的节目以“百戏之祖”昆曲作为引子,串联整个戏曲联唱,更让人惊喜的是,开场的闺门旦,是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昆剧团)第六代传承人“代”字辈演员吴心怡,00后,这也是浙昆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
昆曲小戏《半堵墙》以昆曲独特魅力演绎世间百态。讲述了邻里之间因矛盾砌起了半堵墙,最终在蓝书记调解下,两位邻居拆掉厚墙,通过网络实现脱贫致富,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
2月7日晚,2025中国足球协会超级杯将在昆山奥体中心体育场激情上演。为了让广大球迷拥有更好的观赛体验,在赛事前夕,主办方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跟着超级杯游昆山”活动,让两队球迷代表提前感受昆山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环球网文旅报道】2025年2月15日至16日,北方昆曲剧院历时两年多精心打造的宫廷风格昆曲《游园·惊梦》将首次登陆国家大剧院。该剧深入挖掘故宫古籍经典,以清代宫廷戏曲形态为蓝本,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穿越百年、情牵古今的艺术盛宴。
昆曲研究者、词曲学学者汪芒介绍,《无锡景》的曲调来源于北方的“侉侉调”,又名“卖油郎”“叹五更”,最早从山东一带沿大运河流传而来。在如今的山东省各地区仍流行着名目不同的“五更”小调,与“侉侉调”旋律基本一致。“侉侉调”虽源自北方,却在江南地区广泛流传 ...
2025年1月18 日在国家大剧院 14:30艺术资料中心,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发现昆曲之美活动成功举办。本次“音乐•跨界”系列嘉宾邀请了我国著名摄影家逄小威,逄小威用他自己的专长——摄影,来拍昆曲,表现昆曲,传播昆曲。接触过逄小威的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善良且谦恭的人,他的善良与谦恭是一以贯之的,是对所有人的。无论你是巴菲特还是保洁大妈,逄小威他都一样对待。 作为摄影师逄小威的好友,北京亮月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