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水土生态论坛上,孙发政研究员作了题为“水土生态的理论与实践”学术报告。第二届全国水土生态论坛于2021年8月举行,有4982人线上注册参会,12位行业大咖作了精彩报告,孙发政研究员报告题目是“生态环境领域共同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论坛聚焦水土生 ...
阳高县大泉山首创“八连环”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让万亩荒山变青山。从1955年群众首创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到历届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阳高县至今推进水土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并先后荣获了“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等称号。
各地水利部门加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等,加快构建人为水土流失新型监管机制,创新拓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监测结果显示,2024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60.19万平方公里,较上年减少2.57万平方公里,减幅0.98% ...
记者在会议上了解到,宁夏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双提升”。年入黄泥沙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1亿吨减少到2000多万吨。塞上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巨变。 上世纪80年代 ...
本报南宁3月20日电 (记者张云河)近日,广西首批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交易——梧州市苍梧县六堡河黑石组小流域、桂林市阳朔县金宝河北沟村小流域、桂林市灵川县黄沙河小流域、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三古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交易在南宁市成功签约,交易总金额802.8万元。
本报讯 (通讯员 朱芳彬 邱启发 林官水生)福建省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日前在长汀县签约,标志着福建省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践实现零的突破,为全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供了“长汀经验”。 签约当天,监督方长汀县水土保持中心 ...
阳高县大泉山首创“八连环”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让万亩荒山变青山。1955年,毛主席为大泉山水土保持治理经验文章修改标题《看,大泉山变了样子》,并亲笔写下按语。70年来,从群众首创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到历届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阳高县推进水土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阳高县先后荣获了“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喜湿的花卉有很多,比如铜钱草就很喜欢湿润,可以土培,也可以水培,还可以水土混养,绿萝也是很喜湿润的植物,平时生活中很常见。除此之外,还有龟背竹、吊兰、凤眼莲、铁线蕨、万年青、银皇后、琴叶榕、水葱、碗莲、半边莲、凤仙花、睡莲、金鱼藻、千叶吊兰、翠云草等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治水的重要指示,扎实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水安全,暨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三十八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冰川保护(Glacier Preservation)”。水利部2025年“中国水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根据年初制定的计划和响应水利部、省、市的有关要求,3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水利局联合区机关事务 ...
近年来,曲靖市沾益区不断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有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筑牢珠江源头生态屏障。2024年,沾益区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3.35平方千米,占年度计划的100.81%,今年,该区被列为曲靖市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试点县,为全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