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掐丝珐琅乃舶来工艺,并不是我国自主的发明和创造,不过它在发源地没能真正地发展起来,却在我国不仅得到良好的发展,还成为了一个优秀的、独立的工艺门类,同时对其他传统工艺的发展也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次讲座将以文献和实物为依据,讲述掐丝珐琅工艺在我国宫廷中 ...
惠州苏东坡祠(东坡纪念馆)将于 4 月 19 日举办 “指尖绕珐琅,传承掐丝画 —— 非遗珐琅掐丝画亲子 DIY 活动” 。诚邀广大家长和孩子一同参与,探寻非遗之美,感受亲子互动的温馨与乐趣。
掐丝珐琅,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历史悠久,源自元朝,在明朝时期达到了巅峰。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项技艺通过金丝或铜丝勾勒出图案,再用五彩珐琅进行填充,之后经过焙烧、研磨和镀金等多道工序,最终形成色彩斑斓、形态优雅的艺术作品。掐丝珐琅不仅展示了工匠们的巧夺天工,更象征着中华文明深厚的艺术底蕴。如今,活动提供的亲手体验,恰恰是对这种非遗之美的有效传承。
在故宫博物院文保标准部静谧的实验室内,3名工作人员正围在工作台前热烈地讨论着。工作台上的电脑屏幕中,清晰地显示着一件工艺精湛、色彩斑斓的珐琅瓶,故宫博物院文保标准部标准体系组组长、馆员黄婧专注地比对着三维模型图与实物照片之间的色彩差异,并细致地评估着每一处细节。“文物本体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发生老化, ...
“源同流异——清代外销艺术品展”聚焦18世纪至19世纪清代海外贸易,将展出来自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馆藏瓷器、珐琅器、银器、牙雕、漆器、通草画等文物172套共300余件,充分展示300年前行销世界的“中国制造”所书写的华彩篇章,凸显中国传统技艺在文 ...
新华社兰州3月8日电(记者张文静、胡伟杰)今年50岁的杨会兰和掐丝珐琅画相伴已超过40年。这些年,她让“指尖上的艺术”从兴趣爱好变成了事业 ...
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每年在日内瓦自家沙龙登场的《珍稀工艺展》,即起至26日展出78件珍稀工艺作品,包括23件圆顶座钟、1个桌钟、10只怀表,以及44只Calatrava与Golden Ellipse腕表,现场并邀请三位专精机刻雕 ...
3月7日,静宁县妇联组织开展了“传承非遗文化·尽展巾帼芳华”掐丝珐琅画制作主题活动。掐丝珐琅画市级非遗传承人张建梅、县妇联干部、维权志愿者、理论宣讲员等50余名巾帼志愿者齐聚一 ...
景泰蓝 又称“铜胎掐丝珐琅”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 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 故而得名“景泰蓝” 2006年,景泰蓝制作技艺 被列入我国首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釉彩生辉 掐丝成画 曾经只能在瓶瓶罐罐上 看到的掐丝珐琅艺术 如今在微小的表盘中也可以得到体现 带来方寸之间的赏心悦目 策划:路滨琪、王丹 记者:杨淑君、马晓冬 导演:赵建华、赵悦呈 剪辑:李如孟 制作:新生泰和 出品: ...
本次展出的清代外销艺术品,涵盖广珐琅器、外销广彩、外销扇、外销画等40余件文物,生动展现了18-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繁荣图景。 “我们摒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