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年紀愈大,愈來愈多人對過年不再有感覺──童年的企盼、兒時的感動、充滿快樂的愉悅,這種當年的憧憬對許多人來說已經不復存在。為什麼同樣是過年,人們的心境會有如此大的差異?是心態變了?人生體悟多了?還是自己遺忘了那個初衷?
一顆代號為「2024 YR4」的小行星於去年12月27日被智利發現,科學家進一步觀測後,將「2024 YR4」提升為小行星撞擊風險名單中的首位,根據目前收集到的數據,「2024 ...
NASA的「雙小行星改道測試」(DART)任務曾在2022年成功用1艘太空飛行器將1顆小行星撞偏其行徑軌道。帶領這項任務調查工作的約翰霍普金斯應用物理實驗室(Johns Hopkins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行星天文學家李夫金(Andrew Rivkin)表示:「我看不出有何原因這次不會(再度)成功。」 ...
無人機應用層面不斷增加,對於無人機的功能要求也越來越多,科學家就參考身邊的昆蟲以及動物,像是具有在黑暗中也不會發生碰撞的兔子,或是學習螞蟻能快速找到家的能力,模仿他們的生活方式,設計出多款不但輕巧操作也簡單的無人機。
據了解,陳婧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獲得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塊鏈、智能合約、計算博弈論和機制設計。曾任知名區塊鏈技術公司Algorand首席科學家兼理論研究主管,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計算機系助理教授。
紐約時報1日報導,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
迎接新年,人人都希望擁有「好運」,以為運氣都是由命運決定;不過日本腦科學家中野信子表示,其實幸運會隨著人的「思維」及「行為模式」改變,換句話說完全可以自己打造「幸運體質」。她分享,人很容易被「焦慮」佔據,但幸運的人懂得跟焦慮共存,不是一味急著消除焦慮 ...
科學家分析貝努小行星(Bennu)的樣本,發現不僅含有生命的原始組成部分,而且還含有水分與鹽分。這使得「地球生命外來說」獲得強而有力證據,可能在40幾億年前,小行星向地球上播下了生命的種子,而且這些成分從一開始就隨著水份送來地球。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史密森尼學會的科學家麥考伊(Tim McCoy)說:「這些材料,可能對於從無生命的元素到化合生命的步驟至關重要。」 美國航太總署NASA 的 「歐 ...
[周刊王CTWANT] 臉書社團「日本旅人 旅遊 ...
珠穆朗瑪峰海拔8,800多米,被譽為世界第一高峰。荷蘭烏得勒支大學最近有科學家團隊發現,地下約1,930公里處有兩座大山,高約998公里,比珠峰高逾100倍。研究論文已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上發表。
琚宜太是目前世上找到最多南極隕石的科學家,曾3次到南極考察,共為中國帶回2,941塊隕石,其中最大一塊重4.7公斤。他形容每塊隕石彷彿把整個宇宙帶到面前,不過坦言自己一塊也沒私留,卻為一代又一代南極隕石科考隊引路,讓科考團隊繼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