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随着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保存有生力量,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红军主力部队被迫离开中央苏区,开启长征,并向陕北苏区实行战略转移。 不过,当时的中央红军并非全部转移,而是预留了部分军队,负责在中央苏区一带进行军事活动,维持一定的根据地规模。 那么,这些没有参加长征,留守苏区的红军部队,最终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当时预留在苏区(包括中央苏区和其他南方根据地的红军 ...
《青年实话》第二卷第二十号于1933年6月25日出版,共40页。燕京斯诺特藏保存了第9、12页。 (图1) ...
这个清晨,山风裹挟着春耕动员令上的油墨气息,掀开了中国劳模史的第一页。 1929年,随着红军在闽西、赣南等地建立根据地,苏区工会运动开始萌芽—— 1931年初,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成立,统一领导各根据地工会。主要职责为组织苏区各级工会开展群众 ...
4月1日,在四川省阆中市,小学生在红军烈士纪念园“告别苏区”雕塑前敬队礼。(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王玉贵 摄) ...
随着工农革命的蓬勃发展,各苏区相继建立了互济会。1933年4月12日,中央苏区互济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通过《中央苏区革命互济会章程》。中央苏区时期各级互济会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开展扩红、劳军、救助与生产等活动,为苏区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 ...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近日,邵武市第一幼儿园组织幼儿走进中央苏区闽赣省历史陈列馆、中央苏区邵武纪念馆、邵武市博物馆开展“行走的课堂”—红色文化研学活动。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近距离了解革命历史,感悟红色精神。陈列馆 ...
中央苏区时期,面对国民党军队频繁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经济封锁的战争环境,我们党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地建设起一支专业的无线电人才队伍,初步构建起中央苏区安全、高效的无线电通讯联络方式,为中央苏区内外联络和反“围剿”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正如毛泽东同 ...
1931年,中央苏区以瑞金为中心建立起了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工农群众,在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政权建设的同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文博事业建设。其间,党和苏维埃政府广泛搜集和保护革命文物,并为此兴建了红军学校 ...
中央苏区时期,面对国民党军队频繁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经济封锁的战争环境,我们党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地建设起一支专业的无线电人才队伍,初步构建起中央苏区安全、高效的无线电通讯联络方式,为中央苏区内外联络和反“围剿”战争胜利提供了有 ...
作者:王旭宽(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主任、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央苏区人民民主实践及当代启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央苏区时期,面对国民党军队频繁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经济封锁的战争环境,我们党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地建设 ...
1933年暮春的瑞金武阳区,乡亲们踩着露水往晒谷场赶,他们发现往日堆草垛的土台上挂起了一面绣着铁锤镰刀的红布——这是苏维埃政府第一次要 ...
中央苏区时期,面对国民党军队频繁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经济封锁的战争环境,我们党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地建设起一支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