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以来,我国组织2600多个科考分队次28000多人次进行青藏高原全域科考,不断解码地球第三极,向世界 ...
新华社拉萨8月18日电(记者 李华 魏冠宇)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成果发布会18日在西藏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气象 ...
12月16日,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自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成立以省长为组长的省第二 ...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研究领军人、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咨询组组长、全国唯一全程参与青藏铁路研究修建的冻土科学家、“火车头奖章”“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鲁新,这个名字值得所有人记住。
此次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姚檀栋院士介绍,第三极地区的冰川、积雪、冻土、湖泊、河流等是 ...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我国联合考古队员历时5年发掘的玛不错遗址为目前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序列最清晰,且在被多种外来要素不断影响下依旧保持自身文化特色鲜明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湖滨遗址。玛不错遗址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康 ...
11月15日,中国科学家利用这些月壤样品做出的首批两项独立研究成果,同时刊登于《自然》和《科学》。两项研究首次揭示月球背面约28亿年前仍存在年轻的岩浆活动,填补了月球玄武岩样品在该时期的记录空白。
据悉,2019年我国联合考古队在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的调查工作中首次发现玛不错遗址。2020年至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 ...
“探索三号”是我国首艘具有覆盖全球深远海探测并具备冰区载人深潜支持能力的综合科考船。 “探索三号”船长约104米、排水量约10000吨,最大 ...
据悉,2019年我国联合考古队在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的调查工作中首次发现玛不错遗址。2020年至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 ...
第二次青藏科考钻取全球最长山地冰芯并实现系列突破。 6月25日,嫦娥六号任务首次完成人类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带回1935.3克珍贵样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