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开发的AlphaFold系统实现了对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准确预测。 然而,准确预测另一种生物大分子——RNA的三维结构,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挑战。确定RNA的三维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指导靶向药物开发和合成生物学设计至关重要。但RNA的结构灵活性导致已通过实验 ...
研究人员推出了ARES(原子旋转等变记分器)——这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它比以前的方法在计算预测RNA结构时有了长足改进。与蛋白一样,RNA分子会 ...
在生物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RNA的研究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1月28日,金融界报道,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显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RNA的表示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119360967A),这项专利的申请日期为2024年9月。通过这项专利,百度网讯希望能进一步提升RNA研究的效率,助力生物信息技术的进步。 专利介绍与创新点 依 ...
先天免疫在RNA病毒防御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一过程需要前哨蛋白参与。当前哨蛋白,如RIG-I样受体(RIG-I–like ...
由化学家Claudia领导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发现了RNA酶SAMURI的3D结构。他们的研究为核酶的发展和催化活性RNA的进化提供了见解。 RNA分子是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细胞中,它们保证遗传信息的传递,调节基因的活性。有些甚至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原本会非常 ...
一项研究合作推出了一种开创性的人工智能(AI)模型,旨在解码构成植物遗传“语言”的序列和结构模式。 这种名为“Plant RNA-FM”的创新模式是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亥姆霍兹RNA感染研究所和雷根斯堡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导致艾滋病的病毒HIV-1如何巧妙地劫持细胞机制以维持自身生存提出新的见解。通过剖析这种病毒与其宿主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他们确定了HIV-1在抑制宿主细胞防御的同时确保其自身复制的新策略。
RNA切割过程快速且动态,难以直接观察。为攻克这一难关,他们充分利用西湖大学在结构生物学方面的优势,联合吴建平团队制定了详细的研究策略。 研究团队首先获取了PIWI-piRNA二元复合物,然后让其与不同长度的靶标RNA结合,通过分步观察的方式,深入研究 ...
复杂的人体系统内,细胞活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运输氧气、吞噬细菌、传递神经信号……要想保证这些细胞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离不开一位特殊的“指挥官”——非编码小RNA(核糖核酸)。
协同发挥切割靶标 RNA 作用结构基础和分子机制。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证明,在与靶标结合后,PIWI 蛋白会经历从“开放”状态到“锁定 ...
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是副粘病毒科的一种包膜 RNA 病毒,在人类中,尼帕病毒的感染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或脑膜炎,死亡率高达 40%-70%。相比之下,以高致死率著称的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后死亡率平均为 50% (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