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同干部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总书记接连种下油松、金枝槐、美人梅、车梁木、杜仲、元宝枫等多棵树苗。这是他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第13次参加这场“绿色之约”。
河北唐山,大钊路经过青春广场通向富强街;湖南娄底,蔡和森大道走向复兴街;安徽合肥,延乔路与集贤路最终通往繁华大道……英烈闪亮的名字,成为复兴路上奋进的路标,标注着那段峥嵘岁月里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真切。”“义务植树是全民行动,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在植树现场,从这些话语读懂一份坚持、一种情怀。
省高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全省法院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保障,强化裁判规则统一,推进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加大数据科技赋能,加强相关领域专业化审判队伍建设,为我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司法力量。
张传卫,信阳固始人。17岁从军报国,1993年辞职“下海”,经过30多年打拼,他一手创办的明阳集团已发展成为国际化产业集团,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和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占有率和创新力均排名第一。
红旗渠改写了林县干旱缺水的宿命。从前,麦子都渴死的地,如今也能种水稻;曾经,逃荒的路,现在跑着旅游大巴;过去,没有养鱼条件的林州,也有了吃鱼的习惯。
【学习进行时】“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清明时节,人们更加深切缅怀那些为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作出牺牲和奉献的英雄先烈们。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情之所牵、行之所至。
“守了红旗渠10年,我还是经常被它的壮观和故事所感动。”长年累月在红旗渠上巡渠、护渠,今年54岁的护渠人原永林被称为“红旗渠上的画家”——他把红旗渠画在纸上、石头上、墙壁上,不久前,他完成了历时4年多创作的红旗渠百米长卷,准备向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献礼。 2025年是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这条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长渠,不仅深刻改变了当地人民的命运,还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60年前,在太行山 ...
今年是红旗渠通水60周年。像刘也畅一样的“渠三代”在河南林州本地还有很多,他们或扎根家乡宣讲红旗渠故事,守护祖辈留下的宝贵物质和精神遗产,或带着红旗渠儿女的拼劲和韧劲走出林州,用青春的方式,将红旗渠精神播撒到中华大地的四面八方。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政协联组会,听了委员讲述红色影片《血战湘江》的幕后故事,有感而发。 总书记说,“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不能被轻歌曼舞所误,不能‘隔江犹唱后庭花’。” 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 ...
弘扬红旗渠精神,传承奋斗基因。水利部门编撰《水利中国的精神丰碑——红旗渠水文化》等读本,推动形成传播力强、教育意义深远的水文化成果,红旗渠入选“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名单。
4月5日,红旗渠迎来总干渠通水60周年。60年渠水奔腾、60年精神传承、60年改革发展,在林州的一次次跨越蝶变中,红旗渠精神始终绽放着耀眼的时代光芒。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