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社会文化司签署关于药品监管领域的合作协议于今日(5月8日)举行,社会文化司谭俊荣司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焦红局长率领代表团、卫生局李展润局长及多位卫生局领导层等出席了仪式。 谭俊荣司长致词时表示,特别感谢国家药品 ...
作为古人「开门七件事」之一,茶已深入了中国的平常百姓家,并且发展出深厚博大的茶艺、茶道、茶民俗、茶文化,更传扬到世界五大洲广泛地区,喝茶也已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份。 现时,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种茶,而饮茶和种茶,都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地 ...
时值《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称《澳门基本法》)颁行30周年之际,回溯澳门政治与社会发展历程,于1993年3月颁布的这部基本法具有极为独特的里程碑意义,它明确订定了澳门回归祖国后作为特别行政区全面实践「一国两制」所需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 ...
爱护动物,人人有责。除市政狗房,坊间亦有一些拯救流浪动物的动保团体,人人流浪狗澳门义工团(下称「义工团」)正是其中之一。义工团主席陈燕清(外号「Happy妈」)和义工牵着4只穿着尿布的小狗走进校园,牠们昂首阔步,充当义工团与市政署合办的 ...
近年,与澳门相关的儿童文学如雨后春笋般冒起,当中除了本地儿童文学作家外,亦吸引到来自海外及内地的作者扎根于此,出生于南京的朱丛迁便是其中一位。他的长篇小说《恐龙人》系列,是本地较为少见的科幻类别,为澳门儿童文学注入新血,丰富本地 ...
2016年10月,澳门特区政府公布了《康复服务十年规划》,规划文本涉及13个服务范畴,涵盖了约350项与残疾人士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案措施,当中有多项措施惠及听障人士,社会工作局康复服务处处长苏志群介绍,有关措施分3个阶段进行,现时已进入中期阶段(2018 ...
神像雕刻历史悠久,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过去,澳门不少渔民为求庇佑,每艘船只都安放有神像,一件件木偶雕像应运而生,及后经过改良和发展,演变成巧夺天工的神像雕刻,成为时代的见证。 历经百年岁月更迭,木雕神像行业如今硕果仅存,其中 ...
澳门渔业历史悠长,1867年的第一次官方人口统计中显示,渔民人口约占当时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与之相关的造船业亦于当时开始发展,直至上世纪60至80年代,造船业更成为澳门四大传统工业之一,路环荔枝碗村海边一带建有多间大型船厂。90年代,澳门渔业 ...
位于岗顶前地的伯多禄五世剧院(俗称岗顶剧院)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剧院,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组成部份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座剧院有何建筑特色?现存的建筑物经历过怎样的建造与改造工程? 土生葡人设计 关于岗顶剧院,不论是历史或建筑的 ...
在青洲大马路澳门自来水公司对面,有一家门面饰以亮眼绿色的超级市场,名为「虹光轩」,由澳门弱智人士家长协进会(下称「家协会」)创办,是一所获特区政府社会工作局资助的辅助就业实境培训基地。超市的运作模式与一般超市一样,设有收银、理货 ...
珍惜生命,认识生命。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对拥有自我意识的人类而言,是存在的相反状态,但同时也是定义生命的重要指标和注脚。随着社会日趋开放,大众对生命教育的认知已有所提升,“死亡”不再是避而不谈的话题,思考死亡,成了探求生命意义的 ...
在澳门各式各样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中,有一只叫「何小涌」的「红耳龟」,在塔石艺墟的摊檔前,总有络绎不绝的「粉丝」。为何这只「龟」如此受欢迎?创作者岑健恒思索一下说:「大概是牠的性格喜爱和平,外表和龟一样温和没有攻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