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经过近40年的发展、研究、攻关,目前我国的麋鹿种群数量已经从1986年从英国引进的39头,发展到8216头,增长了210倍,占全世界麋鹿总数的近70%。其中,野外种群数量达到3553头,麋鹿的栖息地也在不断扩大,野外种群已经出现在了上海崇明岛及周边沿 ...
15世纪初踏上美洲大陆的殖民者们就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天空时常出现遮天盖日的鸟群,这些鸟群被当时的科学家称 “永远不会灭绝的种群” ,当时科学家估计这个族群的数量将近40亿。
日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传来喜讯,种植于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漂片区的云南火焰兰,迎来了野外回归后的首次绽放,标志着植物界“大熊猫”云南火焰兰野外回归项目取得较大成功。
近日,广东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技术团队在保护区开展生物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种体型微小的褐色鸦雀,其头栗色,颏及喉黑,经鉴定为短尾鸦雀,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这是连山笔架山省级保护区首次拍摄并记录到此 ...
省林业科学院研究人员介绍,作为候鸟的青头潜鸭,一般11月底抵达湖南,次年3月北迁,但近两年,研究人员发现少数青头潜鸭在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定居”,变成留鸟,去年,1对青头潜鸭在保护区内繁殖了5至6只幼鸟。
在栖息地保护实践中,昌都市林草局工作人员注重科学规划和管理,深入调研,准确掌握野生动物的分布和迁徙规律,科学划定并公布西藏芒康红拉山滇金丝猴重要栖息地、西藏八宿觉村兽类及鸟类重要栖息地、西藏八宿果拉山兽类及鸟类重要栖息地等9个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将贡觉拉妥国家湿地公园、丁青布托湖国家湿地公园和边坝炯拉错国家湿地公园3个区域列为鸟类迁徙通道范围,禁止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确保重要物种的栖息 ...
近日,中国台湾省宜兰县海域的一名渔民意外捕获了一只野生儒艮。儒艮是一类大型草食性海生动物,被认为是各地传说中美人鱼的原型,曾在我国周边海域广泛分布,后受栖息地退化影响而几近消失。此前中国最后一笔确切的儒艮记录要追溯到2008年,当时一头个体搁浅在海南省文昌市。
潮新闻 记者 周林怡 高方文 通讯员 沈秋 >> >>点击链接填写问卷,参与抽奖活动,有机会获得可爱鸳鸯杯垫! 西湖鸳鸯。图源西湖鸳鸯护卫队 ...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栖息地不断缩小,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物种延续面临严峻挑战。今年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各地举办了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量稳定在5000头左右,栖息地生态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