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假期,走进上海图书馆东馆,你会发现80年代诞生的游戏IP“吃豆人”,竟然也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海绒绣”版……在这个网红打卡地,无论是“承古启新,乐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推广项目”还是蛇生肖艺术大展,都把非遗与游戏、动漫I ...
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除了走亲访友、参与各地民俗活动,还可以在非遗体验中度过一个文化中国年。上海图书馆与万代南梦宫(中国)联合主办的“承古启新,乐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正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开展,其中“非遗共创艺术展”与“非遗大师体验 ...
19世纪末,绒绣从西欧传入上海,在上海设立早期的绒绣生产基地,于20世纪在上海开始发展与创新之路。2011年,上海绒绣经国家文化部批准,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2024年,中国的春节申遗成功,涵盖了年俗饮食非遗、春节艺术非遗、春节娱乐非遗和春节礼俗仪式非遗这四大项。其中,春节艺术非遗中,就包括了剪纸、窗花、年画等民俗艺术,这些保留至今的传统民俗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每年春晚都是万众瞩目的盛典,而在2024年的春晚中,来自港圈的明星们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辉煌时代的余晖。53岁的张智霖在舞台上依然风采卓然,陈小春的出现更是让人仿佛回到了青春岁月。在这个充满怀旧气息的夜晚,他们的表现不仅引发了观众的热烈讨论,也唤起了无数人对美好记忆的追忆。故事从这里开始,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一令人惊艳的夜晚。
在中国书法的璀璨星河中,赵孟頫这位伟大的书法家无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于1254年出生在吴兴,作为南宋晚期至元代初期的文化巨匠,兼具诗人、画家等多重身份,赵孟頫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的艺术才华而闻名,成为后世书画艺术的标杆之一。
郑州作为“商都”,商文化是城市根脉中的闪亮名片。郑州出土的商代文物中,金箔主要贴在金属器皿等物体表面,彰显着使用者的地位和财富。2月1日,农历正月初四。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乙巳蛇年 贺岁迎新”系列活动之“非遗传承·以箔为墨 ...
在上海生活的这位退休教师虽然平时没有太多关注过家居设计方面的消息,但是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家的家居设计会引起大众的关注,这位退休教师家的家居布置也是让网友们感到惊艳。 这位退休教师自己也觉得当上年纪之后自己的审美和品位都变好了起来,退休后回到家里休养 ...
当中国实施240小时外国人免签政策,恰逢“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北京这座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千年古都,俨然化作一座开放的文化乐园,热情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游客,让他们沉浸式体验中国年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