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假期,走进上海图书馆东馆,你会发现80年代诞生的游戏IP“吃豆人”,竟然也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海绒绣”版……在这个网红打卡地,无论是“承古启新,乐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推广项目”还是蛇生肖艺术大展,都把非遗与游戏、动漫I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原创舞蹈《喜上枝头》被网友大赞为“帧帧如画”“美到心坎”“瞳孔地震”“审美封神”,不少网友甚至在除夕夜就拿起画笔做“二创”,复刻自己心中的喜鹊画卷。
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除了走亲访友、参与各地民俗活动,还可以在非遗体验中度过一个文化中国年。上海图书馆与万代南梦宫(中国)联合主办的“承古启新,乐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正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开展,其中“非遗共创艺术展”与“非遗大师体验 ...
2024年,中国的春节申遗成功,涵盖了年俗饮食非遗、春节艺术非遗、春节娱乐非遗和春节礼俗仪式非遗这四大项。其中,春节艺术非遗中,就包括了剪纸、窗花、年画等民俗艺术,这些保留至今的传统民俗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总台蛇年春晚,舞蹈《喜上枝头》亮相,汲取“喜鹊登枝”的美好寓意,将整个舞台打造成一幅展开的宋画,细腻典雅地勾勒出“人在画中舞”“展卷卧游”的沉浸式视听体验。
每年春晚都是万众瞩目的盛典,而在2024年的春晚中,来自港圈的明星们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辉煌时代的余晖。53岁的张智霖在舞台上依然风采卓然,陈小春的出现更是让人仿佛回到了青春岁月。在这个充满怀旧气息的夜晚,他们的表现不仅引发了观众的热烈讨论,也唤起了无数人对美好记忆的追忆。故事从这里开始,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一令人惊艳的夜晚。
当舞台变成一方宋画尺牍,背景成为留白氤氲的宣纸,舞者化作工笔描摹的墨痕,横轴竖幔间,十只报春“喜鹊”从古卷中跃然而出。 中央广播电视 ...
郑州作为“商都”,商文化是城市根脉中的闪亮名片。郑州出土的商代文物中,金箔主要贴在金属器皿等物体表面,彰显着使用者的地位和财富。2月1日,农历正月初四。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乙巳蛇年 贺岁迎新”系列活动之“非遗传承·以箔为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