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我们民族最著名的一部爱情传奇,莫过于元杂剧《西厢记》。《西厢记》不仅是文学上的不朽巨作,也是戏剧上的绝对丰碑。而让人尤为称奇的是,如果用今天的镜头语言去观摩这部作品,会惊人地发现,这部戏剧很有改编成电影的潜质。遗憾的是,这个题材,我们的电影人并未在意 ...
羊城派 on MSN1d
逾12万人次“围观”:中大教授黄天骥解读《西厢记》4月19日,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图书馆联合主办的“羊城学堂”迎来第800期讲座,特别邀请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黄天骥莅临开讲。
楚剧是清代形成于湖北孝感、黄陂一带的地方戏,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1926年定名为楚剧,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楚剧题材广泛、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厚,表演生动活泼、朴实逼真,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楚剧有板腔、小调、高腔 ...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越剧院获悉,上海越剧院一级演奏员詹敏3月2日7时4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Hosted on MSN4mon
寻找《西厢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到地区教育学院进修,课堂上,第一次接触到《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 ...
北青网 on MSN1d
感知文化里的中国丨沉浸式演绎 请观众“入戏”晴川阁是武汉著名景点。今年以来,许多来到武汉的游客在这里邂逅《又从西厢过》。“戏曲是传统的,但戏曲所表达的情感可以跨越时空。希望这出戏能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真正拉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观众的距离。”余维刚说。
《龙女》、《劈棺惊梦》、《西厢记》一直到后来的电视剧《严凤英》等,她把黄梅戏的美展示给观众,观众也因此记住了黄梅戏,记住了马兰。如今观众更多关注的是做了名人太太的马 ...
过了几天,汉营传出消息,汉王要择日拜大将了。几个跟随汉王多年的将军个个兴奋得睡不着觉,认为这次自己一定能当上大将军。刘邦高筑拜将坛,正式举行了隆重的拜将仪式,这一下大家才知道拜的大将竟是平日被他们瞧不起的韩信,一下子都愣了。
5d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感受力会长出自己的生命线(创作谈)从小跟着奶奶看戏,我的启蒙教育来自戏台以及奶奶讲的戏文故事,《杨家将》《铡美案》《西厢记》《白蛇传》戏文里人物的想与做,潜移默化间为我人生之初植入价值观:爱国,爱民,正直,仁义,诚信,和善。
《西厢记》的故事原型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会真记》,其中讲述了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整个故事的发展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