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6日,英国央行宣布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从4.75%下调至4.5%,符合市场预期。这是英国央行今年的首度降息,也是去年8月开启本轮降息周期以来的第三次降息。
哪吒的现象级“出圈”,挖掘了中国本土IP的商业潜能,也打开了中国谷子经济的市场增长空间。据央视财经,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超40%,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3089亿元。
“2024年中国内地的奢侈品市场,总体估计,整体销售额同比下降18%~20%。”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邢微微向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表示,“2023年~2024年内地的奢侈品消费加速外流,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理解也逐渐变得成熟和更理性,频繁的涨 ...
根据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要求,地方政府将在5至10年内化解隐性债务。在一系列举措支持下,债务风险较低的上海和广东等地已率先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并完成隐债清零目标。
分析师称,印度央行今日的降息举措表明其政策重点已从抑制通胀转向为经济提供更多支持,考虑到未来几个季度经济仍将处于低迷状态,进一步的宽松政策仍有可能。在本轮宽松周期内,印度央行可能会累计降息75个基点。
据记者梳理,2025年开年以来,多家中小银行密集新发个人大额存单产品冲刺“开门红”,新发产品的期限主要为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三年期利率基本上告别“3字头”,一年期、二年期利率更低。
“各地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向市场传递出经济持续向好的积极信号。”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大项目投资额度大、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从各地的重大项目来看,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建设能够有效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 32090亿美元 ,较2024年12月末上升67亿美元, 升幅为0.21% 。
近期,多家银行启动了2025年首季“开门红”活动,立足“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工作思路,谋求在各项工作上提质、提效、提速、提标,实现良好开局。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全国多地在蛇年首个工作日召开“新春第一会”,从产业升级的战略规划,到营商环境的优化举措,再到人才战略的深度布局,一场场会议聚焦核心议题,勾勒出各地新一年经济发展的全新蓝图。
2月6日,武汉市举行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这是武汉“新春第一会”,也是武汉连续第4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证券时报记者从随后举行的2025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武汉将聚焦“六个融合”来推进科创高地建设。
日前,辽宁省发布《辽宁省经济社会若干领域稳增长惠民生政策举措》(简称《政策举措》),旨在加大稳增长政策供给力度,持续巩固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发展态势,推动实现“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战决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