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魏明豪主任及其团队为一位82岁的阿尔茨海默患者实施了一项名为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的创新手术,令人振奋的是,这位患者在手术后的第二天就能够下床活动,并能准确叫出家人的名字。这项突破性手术为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据介绍,近年来针对Aβ斑块清除的临床研究发现,多奈单抗注射液等药物能直接干预疾病的核心病理进程。且根据临床研究显示相对越早用药,效果越好。临床试验也证实,这类药物的使用,有望延缓AD患者的疾病进展,提升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TMEM176B 在卵巢癌中发挥着重要的抑癌作用,它通过调节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激活来抑制 EMT,进而阻碍卵巢癌的进展。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 TMEM176B ...
【导读】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是肾细胞癌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其肿瘤生长和转移与预后相关。4月2日,山东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Death&Diseas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NAT10 promotes the ...
记者从北京天文馆获悉,本月,月掩星、金星土星伴月等丰富壮观的天象将接连亮相天宇,天文摄影爱好者不容错过。
科技日报北京4月1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医学》杂志3月31日报道了一个预测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未来认知恢复与衰退的潜在新生物标志物。这个蛋白指标或能提高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症状发作和病情进展的预测能力。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症形式,其涉及的复杂病理过程最早会比临床症状提前几十年出现。认知衰退是指思考能力的逐渐丧失,其速度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有快有慢,症状发作通常在40岁到100岁之间。从轻度 ...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慢性病变,目前很难治愈,但可以通过早干预、早诊治来延缓疾病进展。”王伟说,轻度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通过认知训练,让大脑保持在较好状态,对于适用相关药物治疗的患者,早期用药也能发挥更好作用。
3月底,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多奈单抗注射液在国内正式上市。公开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物最高可减缓35%的认知和功能衰退。但与之伴随,也有脑水肿、脑出血等一些潜在副作用。
对此,洪天配教授指出,怎么平衡人群的健康,尤其是如何计算创新药对健康带来的长期获益以及减少远期的医疗费用很重要。比如:糖尿病管理不佳引发的各种严重合并症而产生的长期用药、外科手术甚或器官移植的长远开支,这些都是远期医疗费用,需要纳入总体费用的估算模型 ...
在 2 型糖尿病(T2DM)中,高糖(HG)引发的胰腺 β 细胞氧化应激导致细胞功能障碍。研究人员合成并表征了硫辛酸(LA)和白花丹醌(PLU)共轭物(LA-PLU),发现其能保护胰腺 β 细胞免受 HG 诱导的毒性,对治疗 T2DM 有潜在价值。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来自印度佩里亚尔大学(Periyar ...
4月3日日落后,我国南方地区可以看到一次月掩金牛座β星。天文科普专家表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观测条件最好,可以看到掩星的全过程,其中海南观测条件最佳,掩星时间最长。其他地区则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月伴金牛座β星。
现如今,鲁东仍奔波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击肝癌的最前线,他常常对患者说这样一句话:“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要有一份战胜肝癌的信心,在系统治疗和局部治疗的手段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今天,总有一种治疗方案是适合的,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信心。”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