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路是20世纪60年代开行,主要运行南湖路,方便华中农学院师生进城的一条公汽线路。它曾经以大东门为起点,后来改到武昌车站公汽停车场始发。从武昌车站开始,22路跨巡司河小河、贴着飞机场,过农田菜地,直至华中农学院大门。
详情 :据介绍,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会继续围绕着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以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进行,将开展三星堆聚落结构相关研究,探索三星堆遗址的城门、道路、水系、壕沟等交通网络,厘清三星堆遗址的重要聚落和功能区、古城构成要素。“三星堆遗址一直在进行有规划、有秩序的发掘和研究工作。”2024年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按照计划已实施,2025-2027年考古工作方案正在报审阶段。
经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初步探明两处古稻田分别位于南、北壕沟附近,北部古稻田揭露面积较大,在北壕沟内、外两侧均有分布。考古人员在剖面及平面系统采集土样进行水稻植硅体浓度的检测分析,显示多数土样含量超过5000粒每克,部分达到10000粒每克以上,提供了植 ...
▲李家岗遗址北部古稻田的灌溉沟及田块。 ◀李家岗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米。 新华社发 新华社长沙1月21日电 ...
新华社长沙1月21日电(记者张格、周勉)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公布,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的李家岗遗址,发现了2处彭头山文化时期的古稻田遗迹,说明早在8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已开始种植水稻。
湖南又有稻作农业起源重要新发现。1月18日,2024年度湖南考古汇报会在长沙举行。会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家岗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李意愿透露,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研究”重大项目、常德澧县李家岗遗址发现了彭头山 ...
2024年考古挖掘工作揭露了多种类型早期生活生产遗迹,包括北部壕沟一条、古稻田两处,另外清理有较多房址、火塘、灰坑、灰沟、墓葬等。出土遗物较为丰富,主要为陶器和石器,包括双耳罐、釜、钵、盆、盘、支座等典型彭头山文化器物,石器以黑色小型石片石器等打制石器为主。
考古工作者发现遗迹105处,遗迹现象丰富,墩台外围还发现大型壕沟。 徐良介绍,此次发现的土墙遗迹围绕墩台边缘,发掘工作已揭露东、西、南三面土墙遗址,总长75.5米。土墙墙体致密坚硬,为人工堆筑而成,但未见明显夯筑迹象。发掘人员在南墙东段发现 ...
考古工作者发现遗迹105处,遗迹现象丰富,墩台外围还发现大型壕沟。 徐良介绍,此次发现的土墙遗迹围绕墩台边缘,发掘工作已揭露东、西、南三面土墙遗址,总长75.5米。土墙墙体致密坚硬,为人工堆筑而成,但未见明显夯筑迹象。发掘人员在南墙东段 ...
2021年发掘以来,已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3条壕沟(G1、G2、G3)和1道夯土墙。 其中,G2、G3、夯土墙大致平行,均位于古城村遗址东、北部。已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