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结果显示,野外调查期间遇见的羚牛种群实体数量为71头,分布密度为0.43头/平方公里;根据调查样线上遇见的羚牛实体数量及痕迹数量综合推算,该保护区羚牛种群的间接数量为292~346头,平均数量为319头;多数羚牛活动分布在秦岭主脊以南地区。相关调 ...
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官微最新消息,近年来,在青海省林草局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北京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在三江源区域约36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展开全面深入的雪豹种群数量系统评估,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多 ...
中国约有全球60%的雪豹栖息地,位于青海省的三江源区域有大面积连片雪豹栖息地,是中国乃至全球雪豹分布最集中、种群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2009年至2024年间,多个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联合当地社区监测员在三江源区域的12个长期监测位点开展野生动物红外相 ...
为什么说中华凤头燕鸥是“神话之鸟”呢?因为它们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从1861被世人发现,到现在成为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百年间漫长岁月的消声匿迹,让人们一度认为它们不复存在。
2025年1月8日,浙江大学农学院娄永根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题为“Nymphal feeding suppresses oviposition-induced indirect plant defense in ric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褐飞虱若虫为害可抑制雌成虫为害诱导的水稻间接防御(通过引诱天敌控制害虫的防御),从而有利于褐飞虱种群的发展。
市生态环境局供图本报讯(记者杜莹)记者昨从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已联合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教联盟理事长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开展秤锤树保护性展示与群体扩增研究,并逐步在人口密集窗口区种植,打造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样本。
“2022年,9只麋鹿幼崽在大青山保护区降生,这是大青山野化放归麋鹿种群成功繁衍的第一代,也标志着我国首次在蒙古高原南缘的华北区与蒙新区过渡带成功建立野生麋鹿种群。2023年和2024年,我们又陆续迎来了21头小麋鹿降生,目前,大青山保护区已经有51头 ...
这是目前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三个怒江金丝猴种群,数量在60只至80只,至此,我国境内怒江金丝猴确认的总数增至3群约360只。 堵堵洛区域猴群 基于前期社区访查获取的分布信息,由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护分局和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组成的研究 ...
这是目前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三个怒江金丝猴种群,数量在60只至80只,至此,我国境内怒江金丝猴确认的总数增至3群约360只。 堵堵洛区域猴群 基于 ...
青海:我国科研人员完成最大尺度雪豹种群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