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正在揭開土衛六(土星最大的衛星)及其富含氮氣的濃密大氣層的祕密。儘管土衛六的體積比地球小,重力也比地球低,但它的大氣密度卻是地球的1.5倍。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富含甲烷的大氣層是由其岩石內部加熱的有機物質釋放的氣體維持的。
2 天
今日新聞 on MSN如何根據科學煮出完美的水煮蛋?義科學家打掉數百顆蛋得到解答健身減脂族群常吃水煮蛋補充蛋白質,許多人在烹煮時,時常擔心蛋黃煮得太熟,或是蛋白不夠固體。義大利科學家近期嘗試煮出堪稱完美的水煮蛋,不過,與一般人煮蛋的方式相比,得花上約32分鐘的時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研究結果發表在「情感障礙期刊」 (JAD),顯示那些一定會吃早餐的人,比那些經常不吃的人更不容易被診斷出患有憂鬱症;而在早上8點前用餐者,也比在9點或以後才吃早餐的人,較少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3 天
ETtoday新聞雲 on MSN又發現新病毒! 科學家擔憂人畜共通「死亡率恐達70%」其中,最危險的亨尼巴病毒屬就是「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最早在澳洲布里斯班發現,死亡率高達70%。另一種是立百病毒,在東南亞爆發疫情時,死亡率為40至75%。2種病毒都可能造成流感症狀及呼吸道窘迫症狀,而且目前皆無專門治療方法。
阿里巴巴正在組建頂級人工智慧(AI)團隊,被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評選為「全球前1%的AI科學家」許主洪(Steven Hoi)則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出任該集團副總裁,負責AI To C等業務。
綜合陸媒及港媒報導,被史丹佛大學評選為「全球前1%的AI 科學家 」許主洪(Steven Hoi)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出任阿里集團副總裁,負責「AI To ...
美聯社報導,所謂完美的水煮蛋,指的是蛋黃細緻柔滑,搭配柔軟且成形的蛋白。要達成這種平衡並不容易,因為蛋黃的凝固溫度比蛋白低。煮太熟可能會讓蛋黃變太乾,低溫慢煮則可能導致蛋白呈現果凍般的未熟狀態。
蛋的煮法千變萬化,意大利有科學家鍾情於水煮蛋,周四(6日)在學術期刊《通訊工程》發表研究成果指,開發出完美的水煮蛋方法,可以在32分鐘內將蛋黃和蛋白都煮至柔軟、堅實的最佳狀態,達到完美平衡。相比水煮或蒸煮傳統方法,能使水煮蛋口感更好,營養成分更高。
4 天
AFP on MSN頂尖科學家宣告 2°C氣候目標「已死」(法新社華盛頓4日電) 科學家最新公布的分析顯示,巴黎氣候協定退而求其次追求的目標——將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現在已經「不可能」實現。
水煮蛋營養豐富,不過要煮得完美並不容易,義大利科學家研究出最佳的烹調方法,可以煮出完美的水煮蛋,兼顧口感及營養。準備一鍋100度沸騰的水,以及一鍋30度的水,將雞蛋交替放入兩鍋水中煮,每2分鐘換一次,總共煮32分鐘就完成,不但可以讓蛋白、蛋黃都達到理想的熟度,而且營養比傳統煮法更具優勢。
頂尖氣候學家漢森團隊發表論文,斷言控制升溫2°C的目標已不可能。研究指出氣候敏感度被低估,航運減污反加速暖化。漢森警告升溫1.5°C將成常態,2045年恐達2°C,屆時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恐崩潰,海平面將大幅上升。
南韓釜山國立大學IBS氣候物理中心(ICCP)周三(5日)在國際期刊《科學進展》發表最新研究估計,近地小行星貝努在2182年9月與地球相撞機率為2,700分之一,相當於0.037%,預測會導致全球突然寒冷化和乾旱等不良影響。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