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馆携手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场穿越古今的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展览中有首次“出宫”的文物《林逋行书自书诗卷》,还有被奉为至宝的唐代古琴“大圣遗音琴”以及宋徽宗的三件代表作等。
蔡羽从小丧父,由母亲亲自教授读书。12岁能操笔作文,富有奇气。蔡羽主要活动于弘治、正德、嘉靖三朝,与著名的“吴门才子”祝允明、文徵明等人先后享誉世间。其书法尤以正、行书见长,他写字“以秃笔取劲,姿尽骨全”。李日华说他“行狎书遒,美有逸韵”,以晋唐为楷 ...
蔡羽,字九逵,自号林屋山人,是明代扬名的一位书法与诗歌才子。生活在江苏吴县的他,早在12岁时就展现出惊人的文才。在失去父亲后,蔡羽的母亲亲自教授他读书,使他在文学道路上早熟,并逐渐与当时的书画名家相互辉映。蔡羽在弘治、正德、嘉靖三朝活跃,声名远播,与"吴门才子"的祝允明和文徵明等文人巨匠并肩而立。
这是浙博的开年大展,汇集了涵盖书画真迹、器物珍宝、存世贡茶、古籍善本在内的114件(套)故宫博物院馆藏的珍贵文物及相关史料。其中,有禁止出境展览、首次“出宫”的一级文物《林逋行书自书诗卷》,有被奉为至宝的传世唐代古琴“大圣遗音琴”等。展览共设置六个展 ...
古人论书常常用蛇的形象来比喻其形态。“笔走龙蛇”“如树梢挂蛇”“鸾舞蛇惊”……蛇以其灵动的身姿和鲜活的生命力将书法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乙巳新正之际,一起来看看故宫博物院古代书法藏品中哪些与“蛇”有关。
北宋年间,苏东坡在黄州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到了明代,承载着“笔补造化”的祝愿,青云塔在黄州拔地而起,成为俯瞰尘寰的“全楚文峰”,至今的450年来,青云塔见证了鄂东的时代更迭,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地标。
其中,有禁止出境展览、首次“出宫”的一级文物《林逋行书自书诗卷》,有被奉为至宝的传世唐代古琴“大圣遗音琴”等。展览共设置六个展区,聚焦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两大高峰时代——宋代与清代,呈现这两个时代的饮茶风貌、人文精神、审美高度与艺术 ...
在中国书画史上,有一种说法叫:不懂董其昌,就不懂中国画。 董其昌是四百年来贡献最大、争议也最大的人物。 他是晚明人,也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其书画集前人之大成,影响康、雍、乾三朝以及后世400年,被称为“画家中的画家”。 他也精通收藏和古代书画鉴定,曾看过、题跋过近300件古书画。现在全世界晋唐宋元最精品的书画作品,都曾经是董其昌家中的私藏,上面都可以找到他曾经鉴藏过的痕迹。 但他的声名更多地停留在 ...
没有更多了 ...
乙巳蛇年来临,澎湃艺术梳理春节期间的精彩展览:在上海,上海博物馆开启了一年一度的迎春展“灵影仙踪”呈现文物中的蛇,“印象·派对”特展则梳理了西方印象派的发展与演变;闵行博物馆举办了“贞观鉴”特展,讲述大唐初期的文化生活;海派艺术馆有艺术家石虎的大型展 ...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进一步繁荣警营文化,增强民警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教育引导广大公安民警忠诚履行职责使命,市公安局自2024年8月起,举办了“丹墨光影话忠诚”主题书画摄影大赛和优秀作品展览活动。大赛举办以来,广大公安民警辅警及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