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弗罗里达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微流控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无需离心机或磁珠的基因组DNA纯化设备,为长读长测序技术的普及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这项创新技术不仅大幅降低了样本制备的时间成本,还显著提升了DNA纯度,为遗传分析和疾病诊断带 ...
2016 年,刘如谦团队开发了碱基编辑(Base Editing)技术,首次实现了对细胞基因组中的单个碱基进行可靠、可预测的编辑,而且无需 DNA 双链断裂。2019 年,刘如谦团队开发了先导编辑(Prime ...
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教授陈英伟和医学院教授马海腾研究团队在防治癌症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在预防染色体断裂和癌症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核酸研究》。 在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必须准确复制并平等分配到新的细胞中。2007年,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Erich Nigg和英国纽卡斯特大学教授Ian ...
研究原子核的目的,首先在于了解原子核的性质,扩展人们的认知范围,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原子核,以及在研究原子核过程中积累的与原子核相关的技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大众的身体健康作出贡献。不稳定原子核衰变过程中可以放出能量,两个轻原子核的聚变过程中也会放出能量 ...
AAV载体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基因传递载体,但其DNA包装能力有限。在这里,作者确定了细胞限制因子,其暂时抑制显著提高了分裂成双AAV载体的超大转基因的转导效率。
肿瘤促进癌基因的体细胞拷贝数扩增是癌症发病机制的主要驱动因素,高拷贝扩增通常集中在特定基因组区域。目前已知两种主要的高拷贝数癌基因扩增机制:染色体外 DNA(ecDNA)和断裂融合桥(BFB)循环。ecDNA 能够独立复制、随机分离,并通过多种机制介导对靶向治疗的抗性,携带 ecDNA 的患者预后较差。BFB 循环由 Barbara McClintock 在近 80 年前提出,它始于 DNA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刘诗霞)2月13日,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启用。这是浙江省首个重离子医学中心,也是继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中心、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兰州院区重离子中心之后,国内第四家投入使用的重离子医院。
研究表明,质子放疗的疗效与常规放疗相同,一般来说,由于布拉格峰效应,与常规光子放疗相比,质子放疗毒性特征更有利。然而,质子放疗更容易发生意外毒性,主要是由于生物学剂量和照射范围的不确定性,比如不同组织器官之间的性质差异、器官的运动等可能使质子能量实际 ...
重离子医疗装置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医疗领域“国之重器”,据悉,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的具体落实,项目将带动重离子医学临床诊疗、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装置制造等多方面发展,填补浙江省重离子放疗设备的空白,即将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助力医院成为国内标杆、国际知名、患者首选的研究型肿瘤中心,打造浙江“医学高峰”标志性成果。
2025年,基因测序行业迎来了新的转折点。洁盟深那作为国产设备的代表,正以其卓越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助力中国科研人员在基因测序领域实现突破。让我们携手共进,拥抱国产设备的崛起,共同推动中国基因测序行业的繁荣发展!洁盟深那仪器,助力科研,成就未来!
中新网北京1月23日电(记者孙自法)记者1月22日从中国科协获悉,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评选的2024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近日揭晓,衰老的时空编程及干预、紫杉醇生物合成等7个知识创新类和3个技术创新类成果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