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核苷类药物和长效干扰素是乙肝治疗的常用抗病毒药物。虽然乙肝的功能性治愈,是目前国内外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公认的理想治疗目标,但能够实现乙肝治愈的患者比例仍不足10%¹¹。
肝硬化是各种肝脏病进展至以慢性炎症、弥漫性纤维化到假小叶形成和肝内外血管异常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当进展到失代偿期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通过多种机制引发包括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因子合成减少、纤溶系统亢进等出凝血系统平衡失调。血小板减少症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变化的研究日益深入[2],本文旨在系统阐述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变化机制及其临 ...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尽管目前的系统性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但其反应率仍然有限。HCC复发风险高,因为这些治疗方法未能针对HCC发展的根本原因。乙型肝炎病毒(H ...
肝癌高危人群如下:1、 HBV或HCV感染者;2、 长期酗酒者;3、 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者;4、 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这些高危人群应当定期进行AFP ...
2025年3月28日,在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APASL)年会上,葛兰素史克(GSK)举办“加速向治愈,共赴2030使命”创新专场活动。本次活动汇聚全球顶尖临床专家与行业代表,共同探讨乙肝“功能性治愈”的可行路径、分享中国实践经验,探索多方协作实现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