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以筹为工具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的演算的一种方法。筹,又称为策、 筹策 、 算筹 ,后来又称之为 算子 。它最初是小竹棍一类的自然物,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计算工 …
筹,汉语一级字,读作筹(chóu),部首是竹,本义指计数的用具。
算筹是若干根相同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约13~14cm,径粗约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可以放在桌上或地上 …
[1] 古代筹、策、算三字都带竹头,表示用竹制成。策为束字加竹头,表示手握一束竖立的算策,作为占卜之用。筹可能代表周易八卦横向排列时用的阴阳竹,算筹横竖二式,可能来源于此 [2] 。
何谓算筹? 所谓算筹,其实就是一把刻得很整齐的竹棍,直径约两三个毫米,长度十来个厘米。除竹制的以外,还有木、铁、玉石、骨、象牙制的算筹。把算筹装在袋子里或笔筒中随身携带, …
算筹又称筭、筹、策,是用竹、木、骨、石等制成的小棒,它可以用来表示数目。 如“三”就用三根算筹来表示;算筹除记数外,还能以不同的位置排列来表示特定的数学模式。
筹用木、竹削制,也有骨制、牙制,甚至铅制。通常为圆棍状。迄今最早见到的算筹,是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木椁墓出土的竹筹。西汉时期,在墓葬中还出土过象牙算筹和金属(铅)算筹 …
筹. 籌 chóu 〈名〉 (1) (形声。从竹,夀声。本义:计数的用具) (2) 壶矢。古代投壶用的签子,形如箭笴 [arrow] 筹,壶矢也。—— 《说文》 。谓投壶之矢为 筹。 筹室中五扶。—— 《礼记·投 …
算筹出现在春秋时期,是世界最古老的计算工具。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算筹是圆形竹棍,长23.86cm、横切面直径是0.23cm。 到公元6、7世纪的隋朝算筹长度缩短,圆棍改成方或扁。
2024年5月22日 · 算筹或称筭子、算子,是汉字文化圈古代一种十进制计算工具。起源于中国商朝的占卜,占卜用现成的小木棍做计算,就是最早的算筹。 [1] 古代筹、策、算三字都带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