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kFAqShRrnkQMbH6NYLBYoJ3lq9s.png)
抹额 - 百度百科
抹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首服 [1] ,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抹头,是将布帛织锦等物折叠或裁制成条状围勒于额前,多饰以刺绣或珠玉。
额饰简介【古风额饰吧】_百度贴吧
2014年12月27日 · 抹额,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汉族服饰,明代较盛行。 妇女包于头额,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 《续汉书·舆服志》注,胡广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此即抹额之滥觞。
中国传统服饰配饰-抹额 - 服饰易文化
2023年10月9日 · 抹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首服,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抹子、抹头,是将布帛织锦等物折叠或裁制成条状围勒于额前,多饰以刺绣或珠玉。
古装饰品科普----抹额 - 知乎 - 知乎专栏
2018年9月2日 · 抹额,是一条绑在额头上的带子,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是中国传统妇女重要的装饰物。 抹额最初用于束发暖额,抵御寒冷,作为束于额前的巾饰,抹额一般还装饰有刺绣或珠玉。
抹额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抹额,亦称头扎、勒子、遮眉勒,为中国古代女性配戴于眉额处的条状额饰。 是由布帛织锦等物折叠或裁制成,多饰以 刺绣 或 珠玉 ,源于妇女冬季防寒或 坐月子 时头部保暖的配饰,有防风保温、装饰等功能。
中国古代额头装饰的类型及演变特点 - 参考网
根据装饰手法的不同,把中国古代额饰分为涂敷式额饰、裹扎式额饰、插戴式额饰3种类型,分别阐述了它们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从装饰重心、表现手法、制作工艺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额饰的演变规律,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借鉴。
中国传统服饰品眉勒 - 炎黄风俗网
2020年4月3日 · 眉勒,也称抹额、额带、头箍、发箍、脑包,是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是中国传统妇女重要的装饰物。 据说当年王昭君出塞时,因天气寒冷,也戴了眉勒,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昭君眉。
抹额,额间一抹倾城色,男女皆宜 - 百家号
2017年9月25日 · 抹额,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汉族服饰,明代较盛行。 妇女包于头额,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 《续汉书·舆服志》注,胡广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此即抹额之滥觞。
中国古代额头装饰的类型及演变特点 - 豆丁网
2013年7月15日 · 涂敷式额饰是指用涂染料,贴花钿等方法装饰额 头,是额头装饰最原始的方法.先秦时期的人们主要 使用涂画的方法装饰额头,通过额头描画的图案表达
盘点“抹额”古装美男,个个风流倜傥潇洒俊逸,你更喜欢哪个呢?
2024年7月16日 · 古代服饰中额饰盛行,女性戴额饰展现不同风情,男性戴抹额则展现独特气质。 文章列举17位男星古装额饰造型,评选最英俊迷人者,王一博因《陈情令》中蓝忘机角色获榜首。